2025-02-24 22:47:21
分类:热点
阅读(77)
一个国家之中,英国国王那是唯被王临至高无上的象征
,有句话便叫“普天之下,国道歉
莫非王土,刑前率土之滨,刽手莫非王臣”,碍事意为这全国的英国人都是国王的子民
,受到国王的唯被王临管辖。但是国道歉在这亚欧大陆的另一头 ,却有一个国王 ,刑前他也是刽手正儿八经的登基继位 ,也是碍事名正言顺的君权神授,但是英国他的结局 ,却是唯被王临和其他国王不太一样,甚至可以说是国道歉开了一个先河,一个欧洲历史上首位被公开处刑的先河 。那么究竟是谁
,能够处刑一个国王呢?我是国王我怕谁在十七世纪第一年(1600年),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有了他的第二个儿子 ,查理(CharlesI或译为查尔斯)。在英国,继承制度也是嫡长子继承制,所以查理作为詹姆斯的次子 ,原本是无缘王位
,最多只能当个人间富翁就此一生。但谁知在查理12岁时,比他大6岁的哥哥亨利突然生病暴毙了,就这样查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长子,准备继承王位
,而詹姆斯一世也开始了对查理的培训 ,主要便是让他继承自己君权神授的观点。詹姆斯对查理灌输“上帝是至高的,国王就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,自然拥有无限的权力”
,长久以此
,查理也便被父亲熏陶成君权神授的拥护者 。在查理十八岁时,西班牙入侵了他姐夫腓特烈五世的地盘
,腓特烈找老丈人帮忙,
詹姆斯却想要大事化小 ,便特地找到了西班牙皇室
,想让查理迎娶西班牙公主来化解争端
。当时英国境内的新教已经逐渐兴起 ,但西班牙信奉天主教
,因此觉得英国是异端 ,便拒绝了英国的求亲,还羞辱了詹姆斯一番
。詹姆斯只能给儿子换个媳妇
,找到了法国公主玛利亚,法国其实也信天主教 ,但玛丽亚却偏偏看上了查理
,在爱情和信仰之间
,玛丽亚还是选择了爱情
。对于西班牙 ,詹姆斯则是借此机会让查理历练一番,负责对西班牙的战争 ,查理宠信白金汉公爵
,把战事都托付给了他,但谁知白金汉公爵是个草包,带着英军输的一败涂地 。最后他直接把责任推到了没钱上,怂恿查理去征税打仗 ,甚至发布“国王借款”,但却被议会阻止了。1625年,已经继承王位的查理也成了查理一世,正式娶了玛丽亚过门
,并且在婚后不久便召开了他所主持的第一次议会,再次提出了要征税打仗,来一雪前耻
。但在议会中,人们却觉得查理宠幸白金汉公爵,以至之前在和西班牙战争之中多次败北,所以拒绝了查理 。这就让查理非常生气
,自己可是国王啊 ,怎么在自己国家收税都这么困难呢 ?过了大半年 ,查理再次召开议会,要求征税 ,议会也是老调重弹,历数查理的罪责 。你宠信的白金汉应该被查处
,你主导的西班牙战争打输了
,你不是一个好皇帝,你不应该征税…一番话直接把查理说的面如土色
,这和爸爸给自己讲的国王权力无限大,他不太一样啊,爸爸肯定不会骗自己,那就是议会的不对了
。从此查理和议会之间势同水火。四个月后,查理图穷匕见
,准备解散议会。但解散议会岂是这么轻松的呢
?为了能够达成目的,查理没有经过任何同意,便把税收用在军队上,让军队进了伦敦,没地方住就“征调”民房,准备剿灭不服从自己的人,这一举动让查理在民间威望大失 ,成了伦敦人民口中的暴君 。两年后
,英国议会正式拿出了一份“权利请愿书”
,想让查理承认错误,痛改前非。查理却根本不理议会苦口婆心,反而是让他们不要多管闲事 ,想继续存在的话,赶紧通过他的征税法案。到了1628年,白金汉被刺杀身亡了
,查理顿时勃然大怒 ,王后玛丽亚也是推波助澜,让查理将杀人凶手抓捕归案,借此整顿议会。查理听了玛利亚的话,抓了不少议会中的反对者,并且声称议会应该被取消 。就这样
,整整十一年的时间 ,英国没有开过一场议会,这十一年也被人们称为了“查理残酷统治十一年”。那么是什么原因,结束了这十一年没有议会的历史呢 ?国王竟然造反了?在查理33岁时 ,他立了新的大主教,想统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宗教
,这激怒了苏格兰人民,他们开始反对查理 。自负的查理悍然出兵镇压
,却被苏格兰人民打败了 ,一直到他40岁时,还想再次发动战争
,这便是英国两次“主教战争”
。但打仗需要钱呀
,这人吃马嚼、抚恤补给
,哪样不是天文数字,单靠一个国王可弄不来这么多钱。在现实面前,查理低下了头,将以前议会元老召集来开会。议会给查理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案——你停止战争不就不需要钱了么 ?查理当然不接受提议 ,再次解散了议会 ,这也就被人们称为了“短期议会”
,战争的压力再次给到查理这边
。半年后 ,焦头烂额的查理求爷爷告奶奶的又开了一场议会,这次议会时间很长,也被人们称为“长期议会”。议会依然劝查理停止战争,查理依旧拒绝 。但这次议会也准备发飙了,他们将查理任用的几名官员都抓了起来
,并且准备控制军队。王后玛丽亚再次站出来劝丈夫先下手为强,草拟了一份“反对者名单”,让查理以叛国罪将名单上的人下狱。查理查也不查,带着自己的“御林军”强闯议会大厦
,一番搜查后,却发现这五人早就跑得不见踪影了。可查理带兵闯议会大厦的事情传出后 ,顿时全伦敦人民都对查理口诛笔伐 ,查理是没偷到狐狸还惹了一身骚。愤怒的查理准备和议会刀兵相见 ,英国内战的隐患爆发了 。但谁也没想到最先引爆这个火药桶的 ,竟然是伦敦的普通市民,他们自发把控伦敦各个交通要道,要求逮捕查理 。面对这个消息
,查理顿时傻了眼 ,自己被自己的子民反对了
,这是造反了啊 !查理此刻已经“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”,那他又怎能打得过呢?而且看这种情况,究竟谁才是“反贼”呢?最终在一年后,查理逃到了约克郡,在这里“另立正统”,召集他的跟随者 ,凑成了一只“保王派大军”,准备打回伦敦去。到了1942年8月 ,查理拒绝议会的君主立宪制,依旧要君主专制 ,英国内战终于彻底爆发了。此时查理还是具有优势的,毕竟他的保王军装备精良、补给充足,一路直接就打到了牛津,此刻距离伦敦只有不到二百里的路程了。看到查理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 ,议会的人们也慌了神 ,有要继续打的
,有要和谈的
,有要直接投降的
。就在争执不休之际 ,一个关键人物终于出现了 ,那便是克伦威尔。“泥腿子的铁骑军”克伦威尔原不过是一个普通地主的儿子,但他却有着不小的野心,看到局势混乱 ,意识到自己机会来了
。他组织了六十名农民
,给他们每人都配备了马匹装备,拉起支骑兵队伍,加入了抗击保王军的议会军 。经过几次征战,克伦威尔手下骑兵屡立战功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,他的力量自然越来越大。到了最后这原本只有六十农民组成的骑兵 ,竟然发展到了上千人,成为了一支赫赫有名的“铁骑军”
,克伦威尔也就此当上了议会的军队统帅。一年后 ,英国议会决定和保王军展开决战,双方集结到英格兰中部 ,议会军自然还以克伦威尔作首领。果然在克伦威尔指挥下,铁骑军大破保王军
,几个冲击便将保王军冲了个七零八落。查理见大势已去,赶紧悄悄躲到树后面,从包里拿出来一套破烂衣服,原来他也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后路
。很快查理穿上破烂衣服,从地上匆匆抓了几把土抹脏自己的脸,装成一个仆人的样子
,一路逃到苏格兰。就此查理的第一次挣扎宣告失败。议会也一直没有停止对查理的搜捕,得知查理躲在苏格兰后,议会也进行了多次交涉
。最终在1647年 ,议会直接出了四十万英镑的天价,请苏格教会兰出手把查理给“送回来”。苏格兰教会拿钱办事,将查理五花大绑的“包装好”,送到了英格兰,关在了一座城堡中
。查理屈辱地在城堡中关了一年 ,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,守卫都睡着了,他才逃出大牢。看着自己身后的英格兰,查理眼中只有怒火 ,心中只有报仇
。逃出生天的查理到了怀特岛,联系了他在苏格兰的旧部 ,让他们化整为零 ,去“自由活动”
,在很多地方都挑起叛乱,甚至还有一支勤王军进攻英格兰,英国第二次内战爆发。但这场内战只过了半年 ,克伦威尔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其平定了
,王后玛丽亚也逃回了娘家法国。又过一个月,克伦威尔打进了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,又跑到这里的查理再次被克伦威尔抓了回去。万万没想到啊,来的时候好好的,回去得也这么快 。这一次征战几乎将查理的势力连根拔起,他再也没有底牌能够亮出来了
。对于查理
,英国议会也决定不再忍耐了
,由57名议员组成了一个“高等法庭”,对查理进行审判。查理万万没想到这个局面
,自己可是国王啊,谁能审判自己啊。的确,国内审判不了自己的国王 ,那么国外呢
?砍头也要有风度在当时国际法中
,有这么一条:“一个国家的君主
,在战争时没有额外豁免权
。”听到这个法条 ,查理崩溃了,他对议员组成的法庭歇斯底里的咆哮着:“我是国王,谁给了你们审判我的权力
!”这些法官们对他道
:“下议院全体议员让我们审判你
,英国全体善良的人们让我们审判你,这世间的公平和正义让我们审判你。”就此“国王高于法律”这条原则也被废除了
,法官们做出明确规定
:国王和普通公民一样,既要享受权利,也要承担义务,国王不高于法律!查理被审判的消息传了出去
,英国的人们也是群情激愤,无数士兵没要求处死查理。原来查理的保王军确实不是东西,由于他迫切的想要力量来复仇,啥人都要,导致保王军里良莠不齐
,很多士兵就是一群乌合之众,他们烧杀抢掠
、无恶不作,甚至虐杀俘虏取乐
。英国士兵视保王军为魔鬼 ,对于查理这可恶的魔鬼头子更加愤恨
,英国议会也采纳了这种说法。果然一番审判
,查理被判为了“暴君 、叛徒、杀人犯、人民公敌”,判处死刑。听到消息的查理万念俱灰
,自己身为国王和自己被自己国家判死刑
,这两种现实魔幻地交织在一起,让查理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
。1649年1月30日清晨
,年近50岁的查理被告知就要走上断头台了
。听后
,查理却先问道:“外面天气冷吗?”来人道:“确实有点冷。”查理想了想请求道 :“那么可以给我加两件衬衣吗?如果冷的话我会发抖,我不想让人们认为我这是害怕 。”来人答应了查理的要求,给了他两件厚衣服 。查理穿上衣服
,面带微笑,缓缓地走出了囚室 ,上了囚车
。一路上前来观礼的人数不胜数
,查理对自己的这些子民们报以微笑 ,似乎自己不是在奔赴刑场,而是在检阅臣民
。的确 ,虽然查理被判了死刑
,但直到现在 ,他依旧是英国国王,依旧是查理一世
。站在刑场上 ,查理冷静地看着底下的人们,高声道:“我并不畏惧死亡
,我要感谢上帝
,我已经准备好了 。“说着便将头放在了行刑台上。看着一旁准备执行的刽子手,查理突然又点了点头:“我已经很久没有打理过头发了
,如果他们长的太长而让你有什么困难,我感觉非常抱歉
。”刽子手也有些错愕地看着即将被砍头的国王 ,慢慢点了点头,随即便是屠刀落下 ,查理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。十年后 ,查理的儿子查理二世被人们迎回伦敦 ,加冕为国王,查理二世和他父亲不一样,他尊重议会
、尊重分权
,终于推动英国向前发展
。那么究竟是谁杀了查理呢 ?是刽子手吗?是克伦威尔吗?是英国议会吗
?是英国的全体人民吗 ?说白了 ,是查理的贪欲杀了他自己 。在不参与政治的时候 ,查理对家庭负责,对信仰虔诚
,还经常和各路艺术大师相谈甚欢。但就是这个看似热爱生活的好人,却偏偏输在了自己对权力的欲望上,只要涉及到自己权力的问题 ,查理就如同“应激反应”一般,顿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,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偏激的想法
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随着经济和民主的发展,权力被法律制约 ,是一个必要的历史趋势,逆历史潮流,搞独断专权,必然会被历史所教训
。